文/小鱼
9月24日,由中国(深圳)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Z/Yen集团共同编制的第30期“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”发榜。
该榜单在全球金融界颇具影响力,被誉为国际金融中心的“晴雨表”,自2007年起,每半年发布一次,分别在每年3月和9月发布。
1
最新一期(第30期)“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”排名前10的城市依次为:
纽约、伦敦、香港、新加坡、旧金山、上海、洛杉矶、北京、东京、巴黎。
全球十大金融中心,美国纽约、旧金山、洛杉矶上榜,中国香港、上海、北京上榜,中美两国各占三个。
排名全球第一和第二的几乎雷打不动,仍然是纽约、伦敦。
中国香港,这一次反超上海、新加坡、东京等城市,排名全球第三,成为亚洲金融中心的扛把子。
这也是香港最近两年来最好的成绩,2020年6月发榜的第27届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,香港曾首次跌出全球前5。
有分析称,此次排名,意味着香港的金融地位重返巅峰, 全球金融中心再现“纽伦港”格局。
进入全球金融中心榜单的中国内地城市还有:上海(6)、北京(8)、深圳(16)、广州(32)、成都(37)、青岛(38)、台北(67)。(括弧中的数字为该城市的全球排名)
杭州、天津、大连、南京、西安、武汉,则排在111位至116位。
分区域来看, 北方有5个内地城市进入上榜:北京(第8)、青岛(第38)、天津(第112)、大连(第113)、西安(第115)
南方有7个内地城市上榜:上海(第6)、深圳(第16)、广州(第32)、成都(第37)、杭州(第111)、南京(第114)、武汉(第116)。
2
“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” 主要考量5个维度,分别是营商环境、人力资源、基础设施、金融业发展水平、声誉及综合。
下面是第30期“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”前58名榜单:
从此次发榜还可以看到,中国内地金融中心的排名大部分出现下滑,上海从第3跌至第6,北京从第6到第8,深圳从第8到第16,广州从第22到第32,成都从第35到37。
主要城市中只有青岛的排名上升。
为什么内地城市的排名普遍下滑?
据国际金融报报道,榜单发布者之一的Z/Yen提出,中国内地金融中心排名整体下滑,直接原因是“问卷调查中全球(特别是亚太地区)金融从业人士对中国金融中心的主观评价下降”,主要原因是“中国‘抗疫经济’红利正在消退”。
全球主要大国经济陆续复苏,市场对北美、西欧地区的信心有所增加,中国在疫情期间经济稳定后趋于平稳,一个是信心加强,一个是稳定状态,所以 本次的金融中心排名,属于正常的调整,是不是一种趋势,要等待下一期的结果。
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也指出,单独一期的金融中心指数排名,不能代表竞争力变化和整体趋势,“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”得分比较看中全球金融从业者的主观评价,所以得分反映的也是 “情绪指数”。
既然是“情绪指数”,就难免会有波动。
值得一说的是,香港此次排名反超上海,成为亚洲第一大金融中心,在榜单指标中,香港在人力资本、基础设施、金融业发展水平、声誉及综合方面都名列前茅。
过去一年,香港社会恢复安定,经济持续复苏,继续坐稳超级联系人的角色,成为中国内地和国际市场的双向门户桥梁。
和上海相比,香港的优势是,与纽约、伦敦的金融体系联结度更高,国际化水平更高。
和香港相比,上海的优势是,聚集了全国最核心、最齐全的金融要素市场,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、上海期货交易所、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等,上海也聚集了众多的金融机构总部,2020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超7000亿元,略低于北京。
3
目前来看,中国城市中只有上海和香港进入过全球TOP三阵营,纽伦港、纽伦沪的说法一直都有。
在金融界,一直有 “纽伦港”的说法,把纽约、伦敦、香港划入全球金融中心的第一阵营。
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?
2008年,美国《时代》周刊把纽约、伦敦、香港这三座城市并列,并为此发明了一个新词“Nylonkong”,中文译成“纽伦港”。
时代周刊这个划分是有一定道理的,因为这三座城市分别代表了全球最牛的三大经济体,纽约的背后是美国,伦敦的背后是欧盟,香港的背后是中国,由这三座城市来领导全球金融,是可以服众的。
更有趣的是,这三座城市在时区的分布上也很有CP感,香港是东八区的时间,伦敦是零时区,纽约是西五区,这三个时区正好把地球平均分成三份,如此一来,全球金融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地营业。
真正的金钱永不眠。
值得一说的是,就在不久前, 北京刚刚获批一个证券交易所,这意味着北京也将加入全球顶级金融中心的角逐中,未来排名有望挤进全球前5。
今年年初, 广州也获批一个期货交易所,这意味着广州的金融排名也有望显著上升。例如,同样以期货市场为主导的芝加哥,这一次排名全球第11,相当不俗,超过不少以证券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中心。
发布者:作者 ,转载请注明出处: https://www.inews.org.cn/world/2021/09/26/archives/13314